通訊機房中央空調系統的設計是一項綜合性工程,需要充分考慮負荷計算、冷凍機選型、溫濕度控制以及全天候運行等關鍵因素。以下將從這四個方面展開詳細論述,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。
1. 負荷計算
負荷計算是通訊機房空調系統設計的首要步驟,其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系統的運行效率和能耗水平。通訊機房的負荷主要包括圍護結構傳熱負荷、人員發熱負荷、燈光發熱負荷、新風負荷以及通訊設備發熱負荷。其中,通訊設備發熱負荷是區別于普通中央空調系統的關鍵因素,也是設計中的難點。
在實際工程中,通訊設備的發熱量往往難以精確計算,原因在于設備類型、型號、機房布置等因素的多樣性。在發達國家,通訊機房設備布置密度較高,發熱量通常按450~650W/㎡估算;而在我國,常規計算指標為160~220W/㎡。然而,實際調研數據顯示,這一指標可能存在高估。例如,惠州電信樞紐大樓在室外30℃、室內21℃時,實際總用冷負荷指標僅為66W/㎡,通訊設備發熱量更小;珠海市新香洲電信樞紐樓在室外31℃、室內25℃時,實際總用冷負荷指標為81W/㎡,均遠低于常規計算值。因此,在設計珠海信息大廈時,我們采用機房總用電量作為發熱量,折算成面積指標為120W/㎡,既保證了足夠的富裕量,又避免了過度設計。
2. 冷凍機選型
由于通訊設備的常年穩定發熱,在南方地區通常需要全年供冷。然而,冬季冷負荷較低,例如惠州電信大樓冬季實際運行用冷指標為40~50W/㎡,珠海新香洲電信樞紐樓為35~50W/㎡。惡劣寒冷天氣下,供冷需求更低。因此,冷凍機選型需充分考慮低負荷運行工況。
為適應全年冷負荷變化,建議采用大小搭配的機組配置方案。例如,多臺大型機組搭配一臺小型無級調節螺桿式冷水機組,可提供寬廣的冷量范圍,確保系統在不同季節均能高效運行。這種配置不僅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,還降低了能耗,符合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。
3. 溫濕度控制
通訊機房的溫濕度控制是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。傳統方案中,恒溫恒濕機組因其高度自動化而廣泛應用,但其成本較高。另一種方案是采用空氣處理機組配合自動控制系統,通過比例積分溫度控制器調節電動兩通閥的開度,控制水流量以穩定回風溫度;同時通過電加熱器和加濕器調節回風濕度。
然而,實際運行中發現,通訊機房多為無人值守環境,新風量較小,室內相對濕度受環境影響有限。例如,珠海地區的恒溫恒濕機組加濕功能使用頻率極低,部分機組甚至因長期閑置而損壞。基于這一現象,在設計珠海信息大廈時,我們提出了一種創新方案:通過控制新風含濕量來調節室內濕度,從而省去了電加熱器、加濕器及其控制器。這一方案不僅簡化了系統結構,還顯著降低了建設成本,為業主節省了大量資金。
4. 全天候設計
通訊機房的全年不間斷運行要求空調系統具備很高的可靠性。因此,冷凍機和空調機組必須采用兩臺或多臺并聯運行的方式,互為備用。當單臺機組故障時,備用機組可立即投入運行,確保空調系統持續供冷。此外,為通訊機房服務的所有空調設備(如冷凍機、水泵、冷卻塔等)的電力供應必須為一級負荷,并配備自備發電機組作為緊急電源保障。
全天候設計還需考慮設備的維護便利性。例如,機組應預留足夠的檢修空間,關鍵部件應便于拆卸更換。同時,建議安裝遠程監控系統,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,及時發現并處理故障,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可靠性和維護效率。
結論
通訊機房中央空調系統的設計需從負荷計算、冷凍機選型、溫濕度控制和全天候運行四個方面綜合考慮。通過實際案例可以看出,傳統的設計指標可能存在高估,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。冷凍機選型需兼顧高、低負荷工況,溫濕度控制可通過優化方案降低成本,全天候運行則需通過冗余設計和電力保障實現。未來,隨著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,空調系統設計還需不斷優化,以適應更高密度設備的散熱需求,同時兼顧能效和可靠性。